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首批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518项,其中,民间舞蹈类有41项,安塞腰鼓为其中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安塞腰鼓名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是毋需置疑的。那么,在黄河流域的民间文化中,安塞腰鼓是怎样凸显其地位和作用的?它有着怎样的前世与今生?它对未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篇散文与一部电影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这句话出自著名散文家刘成章的散文名篇《安塞腰鼓》。刘成章是延安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他创作的散文《安塞腰鼓》发表于《人民日报》,并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入选初中语文课本。
安塞腰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能随着作家的作品入选中学生语文课本,这在整个陕北民间艺术中应该说是少有的。也正是由于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使安塞腰鼓在青少年中得到较广泛的普及,增加了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同样让安塞腰鼓名扬四海的,是电影《黄土地》。1984年3月,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来到安塞。150名被高原烈日晒黑了脸的黄土地汉子打起腰鼓,如万马奔腾过草原,如滚滚黄河一泻千里,阵阵春雷激荡于山谷大地,那是黄河流域古老艺术蕴藏的巨大活力和雄浑之势。著名作家高建群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声震海内外,给中国的舞蹈艺术带来崇高荣誉的安塞腰鼓是这样。西部电影的开山之作,电影《黄土地》的拍摄场景,就是在安塞。”
据说,《黄土地》摄制组的同志们在黄土山梁上拍摄完踢踏起滚滚黄土席卷而来的腰鼓雄风,激动得热泪盈眶。
西部电影,因为《黄土地》,因为安塞腰鼓,而给广大影视剧带来巨大的震撼。
宋代腰鼓画像砖
鼓,在中国远古时期就已经产生,是一种击打乐器。关于安塞腰鼓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其中,起源于战争的观点,人们相对比较认同。据专家考证,安塞腰鼓约起源于秦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时,安塞处于边关。腰鼓如同刀枪弓箭一样,是战斗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每当遇到敌人突袭时,击鼓报警;当作战失利时,鸣鼓告急,请求救援;当两军对峙、对垒交锋时,击鼓以鼓舞士气;当作战胜利时,击鼓以庆贺。
由于缺乏一定的史料支持和实物考证,安塞腰鼓起源于秦代,尚不能形成一致的观点。但是,1989年,在安塞县招安镇岳中庄村出土的“安塞腰鼓”宋代画像砖,却从文物考古学的角度证实,安塞腰鼓在宋代已经成为安塞非常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画像砖现陈列于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岳中庄村处于安塞杏子河流域,为延河上游支流。这一带黄土绵延,雨水丰沛,农耕时代适宜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的繁衍生息,因而为当时的民间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据参与出土画像砖的谢妮娅说,当时出土的画像砖比较多,在一处宋代古墓较多的山坡上,挖出了好多画像砖,是他骑着自行车,将画像砖运回文物管理单位的。
画像石上的腰鼓表演者动作粗犷有力,造型舒展潇洒、生动活泼,极富韵律美和节奏感,对研究安塞腰鼓的发展提供了准确的文物资料。
欢庆腰鼓与胜利腰鼓
鼓,与革命结合是如此紧密。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战争年代,安塞腰鼓在解放区演出,用以激励士气、欢庆胜利。没有哪一种鼓能像安塞腰鼓这样,发挥艺术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鼓舞作用。
1951年10月,安塞县冯家营村农民腰鼓手蔡维杰、郭家峁村农民鼓手曹怀荣背着腰鼓步行52天,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演出。蔡维杰出生于民国时期。他生前讲,他的祖父、父亲都会打腰鼓。
1991年,贵州作家汤保华来安塞采访老腰鼓手蔡维杰,创作了以安塞腰鼓为题材的中篇小说《乾坤鼓》,发表于1992年第12期的《人民文学》。曹怀荣于2018年去世,生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当时,延安鲁艺的文艺工作者到安塞采风,被安塞腰鼓所吸引。据蔡维杰讲,以前安塞腰鼓的服饰,是“盔缨马刷,战巾战袍”,类似于今天看到的古代戏曲中杂耍武生的形象。鲁艺的文艺工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服饰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改造,白羊肚手巾,羊皮马甲,接近于民间秧歌服饰,使腰鼓在宣传新思想、鼓舞革命士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后,腰鼓在陕甘宁边区被广泛普及,好多演出中都能看到腰鼓表演。后来,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安塞腰鼓打遍大江南北,被誉为“欢庆腰鼓”“胜利腰鼓”,我们现在可以从解放战争时期拍摄的影像资料中,看到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
千面腰鼓舞过天安门
一分二十秒,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多么短暂的一瞬间,仿佛是流星划过,又如雨后彩虹般转瞬即逝。
然而,它又是那么震撼人心。它凝固成一首史诗,一曲交响乐,一座丰碑,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优美欢快的旋律,一千名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汉子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他们那宽大的脸庞被高原烈日晒得如同高粱一样黝黑,流淌着汗珠儿的脸如同那布满道道沟壑的黄土地。他们分别腰挎一只牛皮腰鼓,挥舞着彩绸。
“腰鼓百面如春雷”,这是苏轼的诗句。而这位杰出的诗人绝对没有想到,近一千年之后,千面腰鼓舞过天安门,是何等辉煌、壮观,体现出我们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
那是200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群众游行表演中,安塞千人腰鼓方阵舞过了天安门。
从1951年10月,安塞16名腰鼓手赴京参加庆国庆两周年演出,到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2019年国庆70周年,安塞腰鼓均参加了庆国庆的盛大演出,为祖国的巨大变化奏出了时代强音。
1990年9月22日,425名安塞腰鼓手参加中国政府举办的首次大型国际运动会,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相聚在北京”大型文艺演出;1997年9月,安塞腰鼓参加了香港回归庆典演出;1999年9月,安塞腰鼓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城市运动会开幕式表演;2021年9月,安塞腰鼓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演出。从1990年以来,安塞腰鼓先后40余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活动演出,展现了东方古老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
除此之外,安塞腰鼓还先后赴德国、泰国、意大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彰显包容开放的文化自信。
从1942年安塞腰鼓在延安枣园给中央领导拜年,安塞腰鼓伴随着革命的节节胜利,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参加了重要的庆典演出,见证了百年来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曲折历程。安塞腰鼓那奋进的舞姿,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吗?
鼓舞盛世,舞出美好明天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安塞腰鼓形成了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深厚庄重、铿锵有力、威猛刚烈、流畅飘逸等艺术特点。鼓手们表演起来有“能劲、狠劲、蛮劲、猛劲、虎劲”,这“五劲”高度概括了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
2000年4月,安塞腰鼓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在无锡举办的“中华鼓王”大赛,获“中华鼓王”称号。
民间的,就是民族的。安塞腰鼓所展现的,是来自于大地纯朴厚重的原始力量,是蕴藏于民间火与力的活力迸发,是张扬着坚韧与自强的精神内涵。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安塞腰鼓在新时代舞出新风采,舞出美好明天,是我们的希望,也是安塞腰鼓鼓舞盛世的价值所在。(来源:延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