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共赴7年之约,看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产业繁荣

共赴7年之约,看古丝绸之路起点上的产业繁荣

灞水之滨,再赴丝博之约。11月16日-20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办。

“丝路筑梦想 合作创辉煌”——2023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11月13日,“丝路筑梦想 合作创辉煌”——2023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在西安启动。采访团深入西安、咸阳、铜川等地,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和第七届丝博会“经贸拓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主题,访乡村、进企业、看项目,零距离感受陕西改革发展的蓬勃之势。

文旅融合 乡村也有“艺术范儿”

初冬时节,走进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在朦胧青山的掩映下,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村口“蔡家坡”三个字的墙绘格外醒目,驻足远眺,色彩斑斓的涂鸦、壁画作品缀满村落墙群,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

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

蔡家坡村位于秦岭北麓半山区,环山路穿村而过,曲峪河、潭峪河两条河流贯穿村子南北,国家4A级风景区金龙峡坐落于此,交通便利,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脱贫攻坚以前,蔡家坡村还是个贫困村,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2018年,我们联合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了首届关中忙罢艺术节,师生们用艺术手法给昔日贫困的蔡家坡村注入了活力。”鄠邑区石井街道主任助理薛彤彤说。

何为忙罢?传统风俗里,关中农村每年夏忙之后,全村会定一个日子,统一招待亲戚来吃酒席,庆丰收,还常以戏剧、电影、社火等文艺形式来助兴。在关中方言中,这被称为“忙罢”,也叫“过会”。

记者了解到,“关中忙罢艺术节”主要是以终南山为背景,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每届活动均设立四大板块,分别是终南戏剧节、大地生态艺术项目、合作艺术项目、关中粮作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开展艺术活动上百场。

采访团参观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图书馆。

“让院校艺术实践成果转化为农村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活体验,让高雅艺术和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在薛彤彤看来,通过艺术活动,不仅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文化品位,推动了农村环境风貌艺术化提升,同时让现代艺术落地生根,乡村振兴更有内涵,更好满足了农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开始走进蔡家坡进行展览、创作,越来越多的群众到此观光游玩,蔡家坡村迎来了艺术节活动所带来的“价值兑现期”。

今年上半年,蔡家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4元,同比增长20%;村集体经济收入42万元,同比增长59%。截止目前,今年的游客接待量已突破20万人次。

从美丽乡村到艺术村落,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近年来,聚焦秦岭自然生态保护、环山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西安鄠邑区积极打造以秦岭生态保护为底、以农业发展为本、以文艺赋能为魂,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空间,增强乡村承载力。

目前,鄠邑区已吸引200余名艺术家和青年人才驻村创业创作,落地32座艺术作品、6万平方米壁画,高标准举办忙罢艺术节和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年吸引游客预计达到200余万人。

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务中心。

乡村生态“面子”美,文旅产业“里子”实。鄠邑区还打造并招引了“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务中心”“栗峪口土锤咖啡”“栗园坡知青楼”等56个品牌消费新场景,通过策划研学旅游、农业采摘等20余项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植入100余个群众共享销售摊位,预计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

“我们正在规划建设西安易俗社终南分社以及‘听风室’。希望在不改变农业和农村本底的情况下,在秦岭北麓乡村建设中,坚持‘大刀阔斧做减法,慎之又慎做加法’,打好‘生态牌’、念好‘山水经’,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薛彤彤说。

合作共赢 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在位于陕西咸阳市的陕汽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陕汽”)装配厂车间,“U字型”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辆卡车组装下线,峰值时每日可组装完成440辆卡车驾驶室。

陕汽控股集团装配厂车间里,工人正在进行驾驶室组装。

“今年我们的产品出口量目标是5.5万辆,截至10月末,已销售4.6万辆,同比增长70%,销售收入144亿,同比增长76%。”陕汽进出口有限公司市场部品牌经理回翔介绍。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塔吉克斯坦中塔公路项目……作为中国首批整车及零部件出口企业,陕汽一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了多个国际重大工程项目。

组装下线的卡车。

随着海外网络布局的不断完善与快速覆盖,陕汽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提升,逐步构建“出海”新格局。

目前,已累计在全球已有40家海外办事机构,拥有190余家一级授权经销商,380余家海外服务网点,43家海外配件中心库及100余家配件专营店,覆盖非洲、东南亚、中亚、中东、中南美等区域。

“我们还在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等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成了本地化工厂。”回翔表示,通过本地化合作项目,陕汽将与合作伙伴共享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输出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品牌的国际化交流和合作。

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带来发展“聚变”

提起昔日的铜川,“煤城”二字停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依赖于煤炭和水泥产业,铜川曾一度面临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开采枯竭、生态环境透支的窘境。

如今,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应势而建,产业转型这道资源型城市的“必答题”,铜川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解法。

走进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铭地集团有限公司,手机壳、散热器、手表盘……门口的展示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铝合金产品。“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展品已经送往丝博会现场参加展销了。”铭帝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优胜说。

铭帝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采访团介绍产品。

看中了铜川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良营商环境,铭帝集团于2012年8月正式入驻园区,主要生产电子电力、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装饰加工新材料四个板块的铝合金产品,是陕西省重点产业链中铝镁深加工产业链“链主”企业,也是铜川唯一被认定的“链主”企业。目前,公司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4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21年8月,该公司为了铝产业延链补链,组建了陕西建工铭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铝合金建筑模板,形成了研发、销售、回收一条龙绿色循环产业链。

“2022年公司总产值为13亿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达到15亿,目前已经完成80%以上,年底非常有望达成目标。”肖优胜信心十足。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铝合金产品。

建成亚洲最长的150米卧式全自动氧化生产线和西北地区最大的7500吨短行程挤压生产线;首次在陕西省内生产出了铝板带,填补了陕西没有铝板生产的市场空白;实现了汽车桥壳、钢轮毂、刹车片、刹车蹄等汽车桥系产业链的完全闭合……

近年来,该产业园积极构建具有铜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铝及铝合金精深加工和汽车装备配套两大产业链,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的聚集效益日益明显,发展后劲越来越足。目前产业园共有55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总投资超380亿元,年产值近15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近10000余人。(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