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为了了解当地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助推教育发展情况,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烛火之光”支教队部分队员同指导老师前往凤凰镇金凤村及杏坪镇杏坪社区几个主要乡村振兴产业进行调研和参观。

参观第一站:杏坪社区木耳加工包装厂和银耳研究基地。该项目建设为全县的木耳提供分拣加工包装服务,同时可满足柞水的香菇、核桃、板栗等其他农副产品的包装需求,提升柞水农副产品的品牌效益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项目的实施可解决贫困人口500人直接就业,惠及贫困户1000人,人均增收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参观第二站:杏坪社区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杏坪社区支部牵头管理和运营,支部书记担任董事长,吸纳4名党员为公司董事会成员。项目分两期建设,带动了全镇4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采取上层光伏板+下层艾叶育苗+加工车间的方式,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脱贫、振兴共促。

参观第三站:陕西金艾川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基地和车间。公司成立于2017年属于纯集体经济公司,公司由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金艾川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唯一纯集体企业,又是陕西唯一一家艾绒养生产业。该企业主要经营艾草工艺品制作及销售,依托杏坪当地气候环境优势,组织上千户农民种植艾草并常年回收之后进行深加工,生产的艾草系列产品有:艾草足浴包、艾草鞋垫、艾灸条、艾绒枕头、艾绒床垫等,价格低到几元,高到几千元。从种植艾草到销售相关产品,解决了当地几千人的就业问题。

参观第四站:金凤村吊带木耳产业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说,木耳产业技术的发展依靠的不仅只是几代人的传承,更是依靠以李玉院士为核心的团队的不懈创新。在这些辛勤的人手中,木耳的种植实现了从原料处理到装袋再到灭菌接种,再到养菌管理的优质化与机械化。同时也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背景下,废弃菌包的处理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曾经的金凤村有近三分之一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近年来发展以木耳为主的中药材、畜牧养殖等多种产品。现在的金凤村,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凤村”。在我们参观时,志愿者发现,当政策在落实的时候,往往需要因地制宜。金凤村气候温和,当地政府考虑了气候、地势、水文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发展了木耳产业链,使乡亲们得以脱贫致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夫妇涌向城市,剩下老人和孩子,农村特别是山区的“留守儿童”现象凸显。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现象,柞水县凤凰镇金凤村及杏坪镇杏坪社区近年来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农村稳定”这个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大力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本地农民的再就业,这样不但能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使很多年青人不再愿意去外地打工,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让很多留守儿童得到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让他们能在父母身边阳光、快乐、自信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