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宝塔山,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圣地的象征令无数人心驰神往,今天一起来看看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三下乡”不忘初心忆延安党史学习教育专项实践队今天来到了宝塔山红色革命圣地,在宝塔山实地学习“延安精神”。7月18日上午八点,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不忘初心忆延安”党史学习教育专项实践队全体志愿者在刘明老师和李科锋老师两位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无比激动与向往的心情,徒步登上宝塔山革命圣地。在上山的路上,队员们不断讨论这里的魅力,顺着沿途的风景,商讨今天的工作怎么进行,并打算对来到延安的外地游客进行调查问卷。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地,延河之滨,在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二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

宝塔山的人文景观也独树一帜。早在盛唐时代,山上就建有宝塔,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 ,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明清时期,庙宇林立,红极一时。近代,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而闻名于世。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随着延安成为传统教育的基地和旅游圣地,宝塔山也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热线,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老一辈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视察革命圣地的变迁。宝塔山上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宝塔外,尚有宋代摩崖石刻、明代大铁钟、清代“重修嘉岭书院记”石碑、范公井、烽火台、古城墙及望寇台等文物古迹,还有日本工农党校旧址,古今名人诗词碑刻等景观。

队员们在日本工农党校旧址里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了解,这才知道,原来所谓的日本工农党校,是来自日本的共产党代表冈野进(野坂参三)任校长,带领当时的战场上被俘的日军俘虏和投诚的日本士兵进行学习。我们还参观了学员宿舍旧址和每天的菜单,真的是可以见得我们中国共产党无限的魅力。


队员们还进行了调查问卷,找了好多不是陕西的游客进行,结果是大多数游客朋友都能达到90多分!可以看出游客们对延安宝塔很迷恋,都是在假期期间慕名而来,也对这里的历史了解颇多,也很认可我们的工作。最后陕财主院“不忘初心忆延安”实践团在宝塔山顶上,雄伟的宝塔前,进行了合影留念。(刘明 李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