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西安欧亚学院,由此开始,随处可往!

西安欧亚学院,由此开始,随处可往!

盛夏的欧亚,承载着一个个有关青春的故事。

四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又到一年毕业季,欧亚的学子们从五湖四海来,又到天南海北去,道别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学,带着母校的祝福,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篇章。

当曾经的706现在的286路公交车“下一站,西安欧亚学院”的报站声逐渐成为过去,太多回忆变成了只有欧亚人才听得懂的暗号,也变成了曾经青春的印记。

离别之际,就让我再看你一眼吧,西安欧亚学院!

欧亚的校风,国际范儿

来欧亚报道前,许多不确定性在心中升起,终归是有些忐忑不安。而这一切疑虑在来到欧亚后,都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只要来到欧亚,就很难不爱上它。和学术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是,欧亚的定位是一所国际化应用型大学,所谓的应用型大学不是培养有一定技能、埋头苦干、照章办事的人,而是培养能够应用理论工具解决问题、创新工作的人。

这和它的校训“和而不同”所表达的观点相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生长。而这一观点,也体现到了欧亚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欧亚上课,从来不会觉得枯燥,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欧亚的老师们会给足每个人发言的权利,学校里无处不在的咖啡厅、会客厅、露天桌椅,也给予了欧亚学子充足的交流空间。

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对自我的深刻认知和辩证看待问题所得到的独特观点,在这一次次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碰撞中产出,这样开放而自由的氛围,毕业以后可能很难再在职场中体验到了。

欧亚的硬件,超硬核

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开拓创新思维,把理论和想法通过一次次实践转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许这正是欧亚所提倡和鼓励的。

而实践过程中,欧亚为学子们提供的优越硬件设备,则让我们的创意想法插上翱翔的翅膀。

想监测与分析网络数据,有设施完备的多媒体中心。

想练习琴技,来文艺范十足的琴岛,几十间独立的钢琴教室刷卡就能进!

想学习摄影技巧,有高大上的无人机影像工坊摄影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不但能得到近距离拍摄明星演唱会的机会,甚至还现场见证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天和核心舱的发射!

想和别的专业的同学合作做一次创新实践,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咖啡厅、和24小时开放的会客厅为我们提供沟通交流空间。

毕业之际再回头看看,很难再有这么好的环境,能够无条件地支持自己实践那些脑洞大开的想法了。

欧亚的校园,像公园

还记得第一次踏入欧亚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国际范十足的图书馆,在绿地和湖光的衬托下如同名家水彩画一般。

校园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角落,随手一拍都可以成为朋友圈的摄影展。不仅本校师生热衷于它的颜值,不少大咖和影视剧剧组也被吸引前来打卡拍摄。

设计感十足的教学楼,不规则地分布在这满园绿色中,让人恍惚中如同身在国外高等学府。

春日行走在樱花大道上,不用去青龙寺就能欣赏到落英缤纷的美景。

道路两旁的挺拔的白杨和绝美的枫树林,每到秋天就黄灿灿一片,满地的金黄色总是能让安静的校园气氛更加生动了一些。

如同电影《音乐之声》中一般的情人坡,不知道藏着多少少女的心事。

而在校园中生活的流浪小动物们,也被很有爱地妥帖照顾着,拖把、小黄、阿狸…这些小可爱们,也要随着毕业季结束,和曾经喂过它们的你做一次非正式告别了。

欧亚的生活,丰富多彩

学习之余,欧亚的大学生活更是丰富多彩。

几乎90%的欧亚学子都曾加入过社团,在这里,我们发展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为完成同一个作品或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闪耀着青春的汗水。

上完课后,我们飞奔向金桥餐厅,脆皮鸡没饭、锅巴饭、云南过桥米线、兰州牛肉拉面…每一个档口都挑动着味蕾。

心情好时也会和同学一起去吃自助小火锅,19元一位约等于一次小型聚餐,在学校外再也找不到这样便宜的自助火锅了。

如果不想吃食堂,还能去西门吃肯德基,去金桥门口的711买轻食,或去金融学院的咖啡厅来份儿西餐改善生活。

之前在靠近西区教学楼有三条街,用红砖水泥砌成的就是曾经的老商业街,不过现在正在翻修,据说要建成新的商业街。

夜晚的操场总是最热闹的地方,跑道上有人饭后散步,也有人为了体育课作业埋头苦练。

草坪中间大家一起围个圈唱唱歌或者做个小游戏一起聊天,直到听到了图书馆的钟声才回到宿舍。

往后的日子里,再也不能在学校的肯德基跟同学一聊聊一个下午,再也不能和好友一起去琴岛散步,再也不能在多媒体教室和同学为了研究一个模型而废寝忘食……

出了三爻地铁口,摩的师傅“欧亚走不走”的问候,逐渐在耳边淡去。

我们在情人坡、在枫树林、在琴岛、在图书馆,留下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照,那些在欧亚学习生活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式。

但我相信,每一个在欧亚生活和工作过的人,都会深深爱上这所年轻有活力的校园。

祝福所有欧亚学子们,都能够爱上未来的自己。由此开始,随处可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