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科学与技术2017级的赵婷婷把“只有相信,才能看见”当作人生信条,不忘初心一直奔走在她的热爱之路上,保研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连续3年专业第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曾获第八届GIS软件应用与开发大赛遥感图像处理一等奖、空间分析二等奖……作为一名遥感人,她一直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书写属于她的美好青春!

拒绝被荣誉限制,她是这么做的
当提到如何获得这么优秀的成绩时,她谦虚地笑着谈道:“可能山东人比较会考试吧”。
提到学习中的小诀窍,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广泛了解,突破重点。无论对于什么课程,赵婷婷从来都不会泛泛而谈,她始终秉持着张弛有度的原则,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对于很多同学关注的分数,赵婷婷认为,分数,从来都不是学习的目的,作为一个求学者,更应该去内化吸收每一个知识点,明白自己为何而学。学得纯粹一些,用实践去检验学到的每一个知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成。
同样,赵婷婷对于每周要做的事情,都会按照需要完成的程度列出大纲,根据完成时间进行排序,适时根据事件所需进行调整,比如用脑运算思考类的事件安排在上午,文字书写整理放在下午或晚上。“不做特别详细规划的原因是避免在无法完成工作时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其他的安排”,赵婷婷始终坚持着“合适即可”的原则,在计划里对生活有所把握,在计划外拥抱当下。

面对取得的荣誉,她会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对她而言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鼓动她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进而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计划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赵婷婷一直把这句话当作是自己在取得成就时的警示,拒绝被所获得的荣誉所限制。搞定一个小问题,就是一份成功
作为一名遥感人,赵婷婷一直奔走在路上。谈起竞赛和学习,她始终认为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会因为准备竞赛而觉得占用学习的时间,相反,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去检验学习深度的机会。“一定要细心,不要好高骛远”是她参加竞赛的心得,把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出来就足够,和她为人处世一样,答题时搞定一个小问题,达到一个小目标,踏踏实实干下去,结果往往是尽人意的。
赵婷婷自诩是一个幸运的人,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带她接触到科研这个令人心驰向往的领域。提到研究团队,她认为老师是团队的定海神针,给予精神上的帮助,同时团队成员也缺一不可。在准备《干旱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这一项目时,从选题到项目开展,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对她而言,印象最深的是疫情在家,为不耽误项目进度,和老师、团队成员线上连麦讨论研究的过程。参数选取出错,导致结果和现实偏离较大,便一同从出现问题的那一步重新来过。虽然她说那段时间是她脱发最严重的时期,但那段日子每一个人都在埋头苦干,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那样生活开心且充实!



答辩的前一晚,五位成员聚在通宵自习室,准备答辩的PPT和练习汇报,共同修改,有说有笑,那一晚成为她最难忘也是最不舍的一个夜晚,最终,他们的项目以“优秀”结题。
放松≠放松
课业繁重,学习之余的赵婷婷会选择用音乐和运动作为放松自己的方式。对于她而言,放松并不等于“放松”,即并不意味着放下一切,而是有一段时间去享受平静,思考自己的得失。每到周末她便和朋友约着前往羽毛球馆挥洒汗水,尽管每次运动完总是大汗淋漓,但她依旧享受着这个过程,“打球会让我冗杂的思绪变得规整,同时又很好地锻炼了身体”。
用音乐来宣泄情绪,这是她在压力较大时常用的缓解方式,把所有的坏情绪都放在每一句歌声里,唱出来心情就会好很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快乐,换得平静,静下心来去思考,舒缓自己的情绪。

对于未来,“努力发现可能的新问题”是她的小目标,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努力让老师和自己努力做的成果实现更大的价值。